碳纤维布及配套树脂
(含正祥Z10浸渍树脂)
一.概述
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是一项新的应用外粘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固结构的技术。碳纤维片材加固**配套树脂类粘接材料分为底胶、找平腻子、浸渍树脂三部分,适用于使用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配套使用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一加固技术的优点。
二.用途
n 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梁、柱、板、墙等构件及铁路公路桥梁、遂道、高架道路、烟囱等构筑物的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可用于曲及节点等复杂形式的结构加固;
n 底胶:增强混凝土基底强度,提高粘结力;
n 找平腻子:将涂刷过底胶的混凝土表面抹平,修补圆弧;
n Z10浸渍树脂:浸透碳纤维,同时将浸透后的碳纤维粘贴于找平后的混凝土表面。
三.特点
n 高强、高效:碳纤维拉伸强度**过3550MPa,拉伸弹性模量**过2.35*(10的5次方)MPa,与钢筋的弹性模量相近,适合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复。
n 施工便捷:碳纤维比重只有钢铁的1/4,厚度小于0.5mm,故可以在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的状况下,发挥强大的补强效果。
n 补强功能:抗震加固时,提供更大的侧向位移能力、提高韧性及强度;
增加(桥)梁、板、柱抗压、抗剪、抗弯曲能力用于**负载补强;
保护混凝土及钢筋免受处界环境(潮湿、腐蚀性介质)侵蚀;
抑止裂缝成长,提高劣化混凝土强度及韧性,延长使用寿命。
耐久性:优良的抗紫外线及环境老化。
水胶比的大小对混凝土浆体稠度有直接的影响,水胶比越大,浆体稠度越低,浆体的抑制骨料下沉的浮力越小,混凝土就越容易分层,反之浆体稠度越大,混凝土抗离析能力越强。水胶比较大的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浆体浓度低,混凝土粘聚性差,保水性不足,混凝土容易泌水、离析,宜使用低外加剂掺量并适当提高砂率,改善保水性。而在低水胶比的高强混凝土中,浆体的浓度大,混凝土粘聚性较好,保水性好,但粘度大,工作性差,再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应使用较高的外加剂掺量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在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矿物掺合料的活性低于水泥的活性,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为了获得满意的早期强度,在增加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使其满足施工的需要。矿物掺合料增加所需降低的水胶比的量与混凝土水胶比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当混凝土水胶比0.6左右时,粉煤灰掺量增加10%,水胶比要降低0.04左右,才能保证混凝土28天强度不明显降低;在水胶比0.4左右时,粉煤灰掺量增加10%,水胶比降低0.01可以保证混凝土28天强度不明显降低。此外,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胶比降低的幅度逐渐增加。外加剂的使用可以实现低水胶比配制混凝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混凝土水胶比并不是越低越好,过低的水胶比使外加剂用量增加,用水量敏感性增加,给混凝土质量控制带来困难。因此,不应一味追求矿物掺合料大掺量,低水胶比,应根据工程实践需要选择合适矿物掺合料掺量和适宜的水胶比。